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幾年前還是貧困村,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年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這是為什么?
從信陽市區出發,沿著大別山旅游公路向東,便來到了東岳村。東岳村黨總支書記楊長家一有時間就喜歡到村口的余糧鄉創運營中心看看——載著游客的稻田小火車上,充滿歡聲笑語;光山花鼓戲婉轉悠揚,研學的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村子的變化,離不開高慧慧的新思路。”說起這名“新村民”,楊長家贊不絕口。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探索實施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同年7月,光山縣成為河南省首批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試點縣。浙江杭州余糧鄉創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余糧鄉創”)的高慧慧,作為文化產業特派員來到了東岳村。
“每一個鄉村都擁有獨特的亮點,需要細心挖掘、提煉、放大。”在高慧慧看來,入選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的東岳村,不僅擁有秀美的自然風光,還舞蹈教室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是一座“寶藏鄉村”。
臘肉、鴨蛋、大米、茶葉……村里小樹屋出產的大多數產品比較初級,如何提升?入村伊始,高慧慧就帶著團隊走訪了全村500多戶村民,與村干部、非遺傳承人、縣文旅部門工作人員等開展“頭腦風暴”。反復討論后,思路逐漸清晰:以文共享會議室化創意為引擎,帶動創新要素進入鄉村,推動鄉村實現整體性創新發展。
從改良農產品包裝銷售模式到打造鄉村IP形象,高慧慧從策劃、設計、施工、運營入手,進行“整村運營”。包裝上印3個手掌印,寓意一家三代茶農匠心相傳……高慧慧帶著設計團隊,挖掘亮點、提升顏值、拓展銷路。據介紹,“光山十寶”在浙江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簽訂了20多萬元訂單。
“鄉村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在鄉村文化資訪談源與現代文化產業之間,需要一個‘轉換器’。”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智庫專家洪濤說,由專業人才組成的文化產業特派員講座,給鄉村注入了“活水”。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文化產業特派員的到私密空間來,還帶出了本土運營人才。
34歲的村民崔紅梅,就是高慧慧培養出的人才之一。在東岳村余糧鄉創運營中心,崔紅梅嫻熟地介紹產品,通過手機直播,分享村子的點滴變化。
“余糧鄉創的工作人員教我們熟悉電商銷售、潮流款樣。”東岳村村民程秀娟說。據統計,余糧鄉創開展村民共富工坊培訓班等300余場,帶動40戶村民在家門口創業增收。
不單是東岳村和高慧慧,在大蘇山胡樓村潘洼村民組,來自江時租空間西景德鎮的文化產業特派員盛巧榮改造老舊民房、新建窯房,打造包含燒窯、茶道、民俗體驗等的鄉村綜合體。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也來了,策劃發起兩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活動,持續擦亮“周末到光山來看劇”的文旅品牌。
據統計,2022年7月以來,光山縣累計引進文化產業特派員17名,拉動投資9000萬元,實現營業收入1.88億元。“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通過調動社會資源,讓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內生動力更足。”光山縣委書記李偉說。